紧凑、便捷的监听解决方案:Adam Audio D3V

Pro Tools 专家国际认证等你来拿,年底线上直播课安排公布

FLEA 251 全球赛博黑五狂欢:年度最低价,让经典触手可及

Eastwest 音源大厂空降,限时抄底优惠,编曲音源大全一站式购齐

轻便 + 专业 Carver Saturn II 千元声卡上市首测:打破千元声卡不能兼顾的怪圈

9 个关于混音的快速小贴士

Dark$ide 添加于 2018-10-19 ·

分享到微信

暂无评论

作者:Joe Albano

编译:Hotwill

混音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 —— 是一种艺术、科学、科技和创造力相结合的产物。即使是身经百战的混音老师傅也会时常进行新的尝试,发现新的方法。不过这里笔者还是提供了 9 个常用的建议,帮助你更好的在混音的艺术里进行创作。注意:本文介绍的是笔者在亲身实战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仅代表个人观点。

1. 使用监听音箱


如果你想要做混音,自然你也需要一对专门的监听音箱,而不是单纯的依靠耳机或是 Hifi 音箱。Hifi 音箱的声音通常都会经过调试,让声音变得更加悦耳,但其实混音你是需要趋于平直的频率反馈,这样才能找出和修复声音的问题,让最后的成品声音能够清楚地表达。

从技术上来说,耳机的听感与音箱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以至于你在耳机做出来的混音无法在音箱上达到相同的效果。理想的混音是应该主要在监听音箱完成,然后偶尔通过耳机和其他不太准确的音箱进行测试,确保声音在其他播放系统下的传达也能够到位。

2. 确保你的房间不会对声音产生影响

在开始混音之前,你需要确保房间的声学环境不会对混音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通常一般的房间声学都会对声音产生影响,这会让混音师误以为是音频的问题。一旦混音师通过手段处理好了这些问题,实际的成品听起来却不尽如人意,因为这些问题其实是房间的声学产生的,而不是音频本身的问题,这么做只是画蛇添足。


房间的特定位置会产生低频的驻波衍射,这些需要一些物理手段来解决,比如 Bass Trap 低频陷阱。另外非常必要的一点就是要让监听音箱摆放在甜蜜点上,这样能够避免很多为题。过强的中频和高频反射会产生拍打回声、颤音回声和特定的梳状滤波,这些都会对声音进行润色,以至于让你做出错误的判断,尤其是当你在使用 EQ、延迟、合唱、混响等效果器的时候。吸音棉能够有效的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

3. 自我调节

当混音师正准备开始混音工作,他要面对的是一个马拉松式的工作进程,但如果混了太长时间却没有任何休息,这很容易对最后的结果产生致命的影响。没有人的耳朵不会累,尤其是在时间长久的混音工作当中,听觉疲劳会让在处理 EQ 和压缩的时候用力过猛来补偿你听力缺失。此外在这种状态下你也很容易做出不好的选择和错误的平衡,已经忽略很多细节上的问题。

最好的方式就是停下来,进行多次间歇的休息,比如每个小时休息一次,来清空你的大脑和耳朵,然后在回到工作时能够保持清醒。这些休息不需要太长的时间,15-30 分钟已经足够,另外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在休息时听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样在你回到工作的时候你的耳朵就会对声音进行重新校准,并且能够听到声音的细节而不是糊成一团。最理想的方式是在做完混音后的第二天再进行最后的检查。

4. 使用特定的增益方式

数字音乐工作站的混音台布满了跳动的电平,很多现代混音师都对宿主软件都是充满感谢,因为宿主软件的通常呢能够会有一个红色的过载按钮,有了它你就能够安全的忽略掉过载而不会带来任何失真。但笔者还是建议尽量在通道条当中练习如何避免过载,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旦你养成了忽略过载的习惯,当有一天你坐在模拟混音台前时,这些问题马上就会找上门来。即使你始终使用软件进行混音,有很多插件是用来模拟一些经典的模拟设备的工作机制,这些插件同样会模拟出硬件那种特定的失真和压缩,最终就是你花了钱还没有得到模拟质感。当你终于习惯了对音量的掌控,在软件当中避免过载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这会让你的混音技巧在其他环境下更好的表达。

5. 先把声像位置摆开

很多人都喜欢在混音时先进行压缩和 EQ 的处理,但笔者更倾向于在开始的时候先对声像进行处理。一个好的混音能够清楚地表达声音的空间以及各个音乐元素的表达,当然这可能不仅仅是平衡的调整,有时候也需要编排上的首发(比如叠加旋律轨道等等)。相较于明显的修正性操作,我更喜欢在开始的时候把每个轨道的声像在立体声场中摆好位置,这样就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些轨道组合在一起的状态,然后做出更好的决定。

6. 增加深度

除了声像,一个好的立体声混音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 - 注意,笔者这里讲的不是环绕声,而是在正常得到立体声音响系统下的听感。即使只有干声和普遍的乐器分轨,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细微的延迟和声效来实现声音的深度,为音轨增加一点细微的延迟效果能够造成一种靠前的听感。

为不同分组的乐器和人声使用不同的混响也能够带来不同程度的深度。另外一个混音技巧是,在两个不同的返送通道上挂在两种不同的混响:一个带来更加紧致的声效,隐藏在干声之下;另一种则是保留一些空间的大混响。接着就是将各个轨道发送到这两个返送通道上,发送到第一个混响通道能够让声音更加靠后,而发送到大混响通道则能够在声场中更加靠前。当然是用这种方法你可以自行调整发送的比例,以此在立体声场中实现不同的深度。

7. 该出手时再出手

宿主软件本身就提供了很多用于混音的工具,比如 EQ、延迟、混响、失真等等,更不要说还有大量的第三方插件可以使用。但有时候老套的混音原则并不是坏事 - 如果它没毛病,就别管它。很多小伙伴都会在每个轨道上挂 EQ 和压缩器,也许还会有其他的效果器,但其实并不是每一个轨道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处理,有的轨道甚至都不需要处理。因为现在的很多作品都是由电子音源和采样组成的,这些音源在制作的时候已经进行了处理,很多原声录音也是如此,比如吉他手都会使用效果器对电吉他进行调试。

即使是人声部分也不需要太大的变动,如果录音时使用好的麦克风,并且进行了定位,甚至都不需要进行 EQ,或者只需要在 0.5dB - 1dB 之间进行细微的平衡调整。其他效果器也是如此,在你进行调试之前最好先仔细的听一下每个音轨在整体中的状态,有时候点高频和中频凹陷是完全不必要的。使用过多的处理会带来更多的声音特性,有时候这些特性很可能会让你离好的混音更加遥远。

8. 多在软件外进行尝试


完全使用软件混音已经能达到很不错的水准,但有时候使用外接设备进行处理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一些经典的模拟设备,比如经典的 EQ 和压缩器,都会为声音带来一些额外的特性,无论多优秀的模拟插件都很难达到相同的声音。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吉他效果器,图中的案例就是从声卡输出,经过 DI 之后接入吉他音箱,然后通过麦克风和声卡录回到软件当中。这样不仅能够使用吉他手最爱的效果器,还可以为整个作品增加一些立体的质感。

9. 别在混音时进行母带处理


这很可能是很多混音工程师会反对的建议,但笔者一直建议在混音的时候不要在总线上挂东西,而是把空间留给最后的母带处理。

首先,母带可能是由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耳朵经常能够跳出混音师没注意到的问题。即使是混音和母带是同一个人进行,在休整过后进行新的母带阶段,工程师也能够用不一样的视觉审视已经混音完成的作品。

其次,当你在总线上挂东西之后,我们很容易在每个轨道上的调试没有那么细致。此外,整个行业目前倾向于越来越少的限幅器,如果一个混音能够在没有总线处理的情况下突出效果,那么它的后期空间也会更大。


本文出自《midifan月刊》2018年9月第150期

可下载 Midifan for iOS 应用在手机或平板上阅读(直接在App Store里搜索Midifan即可找到,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直接下载),在 iPad 或 iPhone 上下载并阅读。

暂无评论